找到相关内容253篇,用时1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嗔:障碍修行的最大烦恼

    几年,总是精进不起来,还常常退转,问我是什么原因?有没有什么方法令他不退转?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,也是很重要的问题。如果能不退转,那成佛不要阿僧祇劫;佛给我们说,娑婆世界众生学佛总是退退进进,都是...  “善心之贼”,心里面有毒烦恼,虽然很想作善事,很想修善行,往往不能成就,被它障碍了。“种种恶口之府藏”,就是口过多,口业比较重,这是我们时时刻刻要警惕的。修行,就在日常生活当中,处世、待人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293743931.html
  • 佛法与宗教哲学科学之差别

        平广不容有二执   阿僧祇劫   小劫一千六百八十万年,廿小劫为一中劫,四中劫为一劫。释迦佛历祇方成佛道。   初从古释迦至尸弃,七万五千佛。次从尸弃至燃灯,七万六千佛。从燃灯至毗婆尸,七万七千佛。   又以阿僧祇配成佛进程。   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称为资粮位,约占第一劫四分之一。假定,暖顶,忍世,第一称为四加行,合为第一阿僧祇劫,从初地至七地,为第二阿僧祇劫。...

    月溪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83362441.html
  • 正法时代的境界

    一天一天修成的。释迦牟尼佛,“祇修褔慧,百劫种相好”,经过阿僧祇劫这样长的时间,功德才圆满,褔慧才具足。“觉圆,万德备”,成为两足尊。 发愿...根本也不想明白,更不愿意去掉烦恼。 有首偈颂,说得不错,今说出作为参考: 愿消障诸烦恼, 愿得智慧真明了; 普愿罪障悉消除, 世世常行菩萨道。 兹简单解释如下: 愿消障诸烦恼: ...

    宣化上人

    论坛精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60275251.html
  • 问:“此生不了道,披毛戴角还”是真的吗?

    ;二字即可。当然,通常说的了道,是指出生死、离三界,这又分成易行道和难行道。 如果是易行道,任何人只要发愿求生西方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,就能横出三界。难行道是经过阿僧祇劫的难行能行、难舍能舍、难忍能忍的菩萨道,方能成佛。历第一阿僧祇劫满,才能出离三界,这是一般菩萨成佛的通途。我们没有发现初发心菩萨,对于修行的前途,产生怀疑的记载,只要信心坚固,愿心正确,终极的目标不变,就不必畏惧下堕,更不必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52577672.html
  • 管人管事有奥秘

    能得到解决。难吗?阿僧祇劫才能解决。容易吗?百草头边就是祖师意。   所以,不管内向还是外向的人,每一个人都会面对这个散乱心的困扰。只有觉悟了自己或者说修行了自己的人,才能把这散乱的心收回来;...的原因,甚至不惜立雪断臂的代价;这就是只有十二岁的四祖向祖要求得解脱的原因;这也就是历代祖师们辛辛苦苦要开悟、要觉悟的原因。因为我们被自己的散乱心害惨了,因为我们迷失了自己的真心,因为我们遗失了自己...

    明一法师

    |禅定|禅修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7/07574086046.html
  • 毗婆沙论》佛陀论之探讨(1)

    关于“菩萨”修习成佛的时间长短,在大部的人都是肯定在阿僧祇劫才能成佛,至于这劫的内容为何?在印顺法师的《大乘起信论讲记》中有提到:“所经阿僧祇的劫数,旧有二说:一、约时间而说劫:必须经过一定...一般而言,“菩萨”的修习不外乎于自利利他的“波罗蜜”行,在《毗婆沙论》对于“菩萨”所修习的“波罗蜜”看法为,“菩萨”是必须在阿僧祇劫之中要修圆满“四波罗蜜”才可以成就佛果,至于是在那一个劫之中要...

    釋慈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42446010.html
  • 二乘人回小向之考察

    时间?而这与修学菩萨道须阿僧祇劫比起来,何者是捷径?何者是迂回?本文将就此等问题一一来进行探究。  关键词:1. 回小向 2. 一乘 3. 乘   纲  一、...拟从不同的初期大乘经论中,探讨此一课题的思想演变其背后的原因。“真常唯心系”的教典主张一切众生皆能成佛,若二乘人能够回小向,其将耗费多少的时间?而这与修学菩萨道需阿僧祇劫比起来,何者是捷径?何者...

    释长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72347580.html
  • 何谓菩萨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

    佛修道者,不能与已证阿耨多罗菩提之『佛果』者相提并论。  总而言之,学佛修道者欲证得『阿耨多罗菩提』,须历经阿僧祇劫,从初发心,经『十信』『十住』『十行』至『十回向』,须一阿僧祇劫,即佛法所称『贤位』之菩萨;从『初地(欢喜地)』至『七地(远行地)』,又须一阿僧祇劫(即第二阿僧祇劫);从『八地(不动地)』至『成佛』,尚须一阿僧祇劫(即第三阿僧祇劫),而上述十力、四无畏、十八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0549470.html
  • 佛教的入世出世精神

    的话,不会下功夫去修行。  (二) 要了解到~听到佛法很不容易,尤其是成佛之法。  ( )要了解到~成佛之法只有在世间才有,即使在世间,不晓得要经过多少劫才有机会遇到佛乘大法。净土宗说要阿僧祇劫才能成佛,简单说就是要经过阿僧祇劫才有机会遇到成佛之法。这个困难度如果已经体悟到,就会很努力去下功夫。  ‘六祖坛经’说:‘佛法在世间,不离世间觉,离世觅菩提,恰如求兔角。’很多人能倒背如流,但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45256068.html
  • 初学者如何读“妙云集”

    方法与目的这问题。整套“妙云集”即提供给我们一个完全的大乘菩萨道思想,以成佛为学佛的动机与最终目标。在成佛的历程上,有“正常道”与“方便道”两种;成佛要经阿僧祇劫的是正常道,修六度万行,难行能行、难忍能忍,是相当不容易的。正常道着重理事的相应,有心灵理性的境界,还要有实际的事相行为。方便道则不然,主张可在观想中修,可不经阿僧祇劫而往生得阿毗跋致(不退转),净土思想在大乘中被提出,即出于此...

    宏印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054592336.html